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 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 年的歷史。它在古代不如前 一日的寒食節重要,因為清 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,民 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, 到了隋唐年間(581至907年 ),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 融合為同一個(gè)節日,成為掃 墓祭祖的日子,即今天的清 明節。因此,清明節而成為 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(fēng)俗。? 寒食節----寒食即禁火,只能 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。相 傳這個(gè)習俗起源于春秋時(shí)代 ,當時(shí)晉國有人欲害死大公 子重耳,忠臣介之推(又名 介子推)便護送重耳逃亡,
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,也叫元夕、元夜,又稱(chēng)上元節,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(gè)月圓夜。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(guān)燈習俗,故又稱(chēng)燈節。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(gè)較長(cháng)的過(guò)程,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(shuō),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(jīng)受到重視,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“太一”的活動(dòng),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。不過(guò),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。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,對于形成元宵節俗有著(zhù)重要的推動(dòng)意義。
我國傳統節日有八個(gè),下面按照公歷日期排列(說(shuō)明:公歷日期按照2010年。因傳統節日習慣上按農歷計算,所以公歷日期每年會(huì )有差異)。1. 除夕——農歷十二月三十(公歷2月13日)。2. 春節——農歷正月初一(公歷2月14日)。3. 元宵節——農歷正月十五(公歷2月28日)。4. 清明節——農歷二月廿一(公歷4月5日)。5. 端午節——農歷五月初五(公歷6月16日)。6. 七夕節——農歷七月初七(公歷8月16日)。7. 中秋節——農歷八月十五(公歷9月22日)。8. 重陽(yáng)節——農歷九月初九(公歷10月16日)。
春節 ( 農歷正月初一) ? 元宵節 ( 農歷正月十五) ? 頭牙 ( 農歷二月初二) ? 寒食節 ( 清明節前一天) ? 清明節 ( 節氣清明) ? 端午節 ( 農歷五月初五) ? 七夕 ( 農歷七月初七) ? 中元節 ( 農歷七月十五) ? 中秋節 ( 農歷八月十五) ? 重陽(yáng)節 ( 農歷九月九) ? 冬至 ( 節氣冬至) ? 臘八節 ( 農歷臘月初八) ? 尾牙 ( 農歷臘月十六) ? 祭灶 ( 農歷臘月廿四) ? 除夕 ( 農歷十二月卅日)?
上一篇: 樂(lè )山有哪些美食
下一篇: 屬虎人今晚運勢如何?
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什么?
景頗族的主要風(fēng)俗是什么 景頗族的主要風(fēng)俗有哪些
潑水節、火把節、花山節、盤(pán)王節分別是什么民族的節日?
西方的飲食文化與中國的有何不同?
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那些
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是哪些?為什么沒(méi)元宵節?
4 2
164 0
139 0
128 0